在設計中解決了“人鳥分離,人能觀鳥、鳥不見人的技術難題,使人禽疾病傳染為零,人對鳥類幹擾為零”,真正實現了生態化觀鳥的目的。
整個建築為半地下室工程,凸出地麵部分在屋麵、牆麵覆土,並培植草地與原環境融為一體,減少了對鳥類生態、環境的破壞和汙染。
建築部分觀鳥窗采用隔音窗和防反光玻璃,屋麵、牆麵節能保溫層采用擠塑板。整個建築采用全防水係統,屋麵、牆麵、地麵采用SBS和TS高分子卷材防水係統,並做鋼筋砼保護層。
室內采用環保吸音材料,觀鳥廊內牆麵采用防反光材料,地麵采用防滑材料。
整個觀鳥室觀光窗通透且隨地形起伏有致,視野寬,觀鳥距離事宜,本建築還兼顧了科研和影像資料等功能。
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,混凝土采用抗滲混凝土S8,結構計算用SATWE程序設計,各項計算指標滿足規範要求。
工程在觀鳥室走道配置手提式幹粉滅火器,有效地撲救初期火災,保護遊客的人身安全。
本工程由於地點的特殊性,采暖熱源選用了最環保的電為能源,采暖方式采用低溫發熱電纜地板輻射采暖,每個房間采用溫控器控製溫度,保證此處不產生二次汙染。
對於人員密集的120座多媒體影像廳設計為置換式通風方式,以達到節能的目的,滿足人員新風量的要求,生態通道均設有機械通風裝置。